校企合作網歡迎您
          入庫院校
          1567所
          畢業生
          286553人
          入庫企業
          3027家
          需求崗位
          216291個
          今天是:

          教師

          當前位置: 首頁 >> 院校 >> 教師


          教師備課的3個新理念和4個技巧

          [ 發布時間:2021-02-25 | 瀏覽:70455次 ]

          備課是一個將學生、教材和教師自己進行多維整合的過程,是一個教師知識準備、心理準備和情感準備的過程。

          備課變得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需要老師的技巧和匠心,那么,關于備課有哪些新的理念和技巧呢?

          三個新理念

          備課新理念之一:教師要成為學習設計師

          教師兩大專業行為,即備課與上課,二者比較,備課更為專業和重要。備課的專業說法是學習設計。課堂革命的前提是學習設計的改進,而常規備課不適應核心素養的要求。專業方案直接關聯學習設計。教案就是教師專業度的一個重要體現。但是許多教師的教案并不專業,也不專門。

          不專業、不專門體現在三個方面:形式不專業,還是幾十年的老套路,即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等;生產過程不專業,許多教師并不會認真寫教案,不分析具體情形,照搬照抄,甚至直接在網上下載下來;不專門,有教師不因人而異、因時而變,一個教案用多年。

          而專門方案的制定需要理論、規范、技術和工具的支撐。學習過程中無流程的任意發揮現象已比較普遍,教師要成為學習設計師,掌握高質量學習的技術,才能構建高質量的課堂,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備課新理念之二:始終帶著產品的思維展開

          產品思維線路圖是這樣的:

          先發路線——顯性的逆向設計,即預期會用一個怎樣的產品交付來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整個過程需要邊生產邊學習。

          跟進路線——隱性的導航設計,即在尊重和滿足用戶的需求和體驗中埋下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不知不覺地導航著用戶的認知走向。

          錯綜交互路線——只有顯性與隱性緊緊貼合,才能實現課程目標,也就是說,既要始終以“用戶需要怎樣的產品”來貫穿,也要逐漸被“我希望你能產生這樣的共鳴”所影響。

          這種過程實現了所期待的理想學習狀態:學習是主體積極參與的一種源自于內在需要的活動,是不斷地積累與打破經驗、建立并改變范式,不斷地更新、充實、發展自我的過程。

          學生從開始確立選題起就是有產品化預期的,需要不斷洞悉誰會需要這樣的產品,并將一系列有設計的“打法”貫穿于研究之中,一路的解決問題與自我成長又是對能力、態度、精神品質的鍛造,最終看到自己的產品誕生并得到廣泛的認可,學生在完成一次學習閉合的同時內動力再次激發,學習的能量在巔峰中得以存續。

          備課新理念之三:充分放大關注學生差異這一維度

          如何備好一節課?需要考慮的維度很多,但備課中最需要考慮的一定是學情,而學情中最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差異,因為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是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發展的前提。

          備課中,我們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兩種關鍵性的認知差異:一是起點差異,二是思維差異。

          為什么說這兩種認知差異是關鍵性的呢?首先,學生個體間的起點差異直接決定著教學起點的定位問題,具體到一節課而言,如果教師對“該課背景下”學生個體間的起點差異研究不透,就有可能把教學起點定得過高或過低,甚至錯位,這都會影響教學實施的針對性。

          再說思維差異,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有的學生抽象思維發展得很快,有的學生形象思維發展得很好。抽象思維發展得好的學生學習數學就相對輕松;而有的學生離開實物就沒有辦法理解,會顯得很吃力。

          針對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我們在備課時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提供多種學習材料和設計多種活動方式,供他們選擇,使之每種思維方式與學習材料和活動高度相匹配。

          四大技巧

          技巧1:常聽“老教師”的課

          所謂“老教師”,要么是對所教內容已經有比較豐富的經驗(比如已教過至少兩輪),要么是對所教年齡段的學生有著豐富的相處心得(熟悉學生更理解學生)。聽這樣的教師的課,可以使新入行的青年教師減少盲目摸索的風險,在相對較高也更平穩的起點上更順利地摸索適合自己的路。

          首先,聽課時不只要記錄課堂流程,更要隨時把自己所關注和思考的東西標注出來,比如對某些概念的深入闡釋,對難點的具體處理方式,對學生特定反應的應對等。邊聽邊主動總結,注意把握整體框架(整節課的主線是什么,重點和難點如何分布,高潮在什么位置以及怎樣處理)。

          其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只要聽過課就盡可能找被聽課的教師討論,將自己的思考和疑惑追問一番,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當然,很多處理思路是高度:經驗性的,一時也未必能解釋清楚,等自己親自上過課之后,可能就會有進一步的體會。

          技巧2:反向設計教學

          美國學者將課程設計過程進行了規范化,并且取名為“反向設計”,其實就用逆向思維的方式,來設計教學。

          反向設計的程序,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期望的結果。你期望學生了解什么、知道什么、能做些什么,這些就可以形成你的課程目標。

          第二步,確定學生應該達到的程度。也就是用測驗來衡量學生的學習表現,評估學生對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除了測驗,你也可以采用提問、觀察、對話,以及一些更傳統的方法,比如背誦或者默寫。

          第三步,對教學活動進行計劃??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利用什么樣的活動、素材和資源,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內容,達到學習目標。

          技巧3:用思維導圖備課

          “思維導圖”的表現形式雖然是圖,但本質還是思維。為此,在運用思維導圖備課之前教師應該做到五個讀懂:

          一是讀懂課標。課標是我們教學的綱領,設計教學時讀懂了課標才不會在教學時與其背道而馳,領會了課標理念,我們的設計才能更具有創新性、有效性和開放性。

          二是讀懂教材。教材是教學的藍本,只有讀懂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的地位、目標、重點、難點,才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正確處理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

          三是讀懂習題。習題是編者精挑細選的,每一道習題的背后都有著深刻的寓意,關鍵看老師能否讀懂其意圖,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四是讀懂自己。包括自己的教學心態、教學情緒、專業水平等諸多影響教學的個人因素。反思自己的知識水平:今天的這節課,我目前的知識水平能否應付?要上好這節課,我需要哪些知識儲備?

          五是讀懂學生。學生是課堂教學主體中的主體。我們教學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成長。教學前,學生不是一張白紙。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上?!?/span>

          技巧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體現:

          當教材中呈現的問題情境與當地學生生活實際相差較遠時,教師可以將其換成學生熟悉的事物;

          當教材提供的學習內容、數據信息等與本班學生實際狀況有差距時,教師可以作適當調整;

          當教材安排的課時對本班學生來說過快或過慢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當然,這些調整與變動是建立在對教材的研究與對學生的了解基礎上的。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主要表現在對教材的靈活運用和對課程資源的綜合、合理、 有效利用上,這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課程意識,準確把握教材編寫意圖和教學目的,要避免形式化的傾向。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綜合優化的過程,是課程標準、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結晶,是教師智慧與學生創造力的有效融合。


          无码中文字幕一区_国产精品白丝Jk黑袜喷水视_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导航_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